EN

行政事务

物创海河实验室张飞团队在Science Advances上发表重要成果
阅读:
2025-10-28



近日,物创海河实验室、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张飞团队联合韩国高丽大学Sang Hyuk Im / Jin Hyuck Heo 提出一种分子定制化双界面钝化策略,采用无溶剂摩擦转印技术,可在不诱发二次缺陷的前提下实现分子均匀沉积。具体而言,将4-巯基吡啶((4-MPy))应用于埋底界面,2-巯基吡啶 (2-MPy) 作用于钙钛矿表面。在埋底界面,4-巯基吡啶可稳定Ni³⁺态、减少氧空位并提升空穴注入效率;而表面沉积的2-巯基吡啶则能与未配位Pb²⁺离子有效配位,形成宽禁带复合物从而抑制陷阱态并增强载流子限域效应。最终,优化后的器件实现了24.67%的最大外量子效率和95.01坎德拉/安培的电流效率,创下溶液法制备多晶CsPbBr₃基钙钛矿发光二极管的最高纪录。此外,在初始亮度1000坎德拉/平方米条件下,器件工作寿命半衰期显著延长近10倍。相关成果以“Molecularly tailored dual-interface passivation via sol.vent-free rub-on transfer for efficient and stable perovskite LEDs”为题发表于Science Advances

以下内容转载自《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之基石搭建》

针对钙钛矿发光二极管传统的溶液钝化法常会引入二次缺陷

本研究提出一种分子定制化双界面钝化策略,采用无溶剂摩擦转印技术,可在不诱发二次缺陷的前提下实现分子均匀沉积。具体而言,将4-巯基吡啶((4-MPy))应用于埋底界面,2-巯基吡啶 (2-MPy) 作用于钙钛矿表面。在埋底界面,4-巯基吡啶可稳定Ni³⁺态、减少氧空位并提升空穴注入效率;而表面沉积的2-巯基吡啶则能与未配位Pb²⁺离子有效配位,形成宽禁带复合物从而抑制陷阱态并增强载流子限域效应。最终,优化后的器件实现了24.67%的最大外量子效率和95.01坎德拉/安培的电流效率,创下溶液法制备多晶CsPbBr₃基钙钛矿发光二极管的最高纪录。此外,在初始亮度1000坎德拉/平方米条件下,器件工作寿命半衰期显著延长近10倍。

图片

1:用于双界面钝化的无溶剂摩擦转印策略示意图(4-MPy2-MPy分别选择性作用于埋底NiOx/钙钛矿界面和钙钛矿表面,实现PeLEDs双界面分子钝化)。

图片

2S-B-MTP处理对NiOx薄膜的影响:(A-D)不同MTP处理时长下NiOx薄膜的SEM图像(标尺500 nm);(E)不同MTP处理时间NiOx薄膜的Ni 2pXPS谱;(F)不同MTP处理时间NiOx薄膜的UPS谱;(G)随MTP处理时间变化的NiOx薄膜能级图(附钙钛矿薄膜能级对比)。

图片

3:单侧顶部MTP处理对钙钛矿表面特性的影响:(A-D)不同MTP处理时长钙钛矿薄膜的SEM图像(标尺500 nm),插图为733 cm⁻¹处C-S特征拉伸振动的拉曼mapping图像(标尺5 μm);(E2-MPy拉曼mapping信号提取的C-S振动拉曼谱;(F,G)不同MTP处理时间钙钛矿薄膜的Pb 4fBr 3dXPS谱;(H)不同MTP处理时间钙钛矿薄膜的XRD谱。

图片


4MTP钝化对电荷动力学的影响:(AS-B-MTPS-T-MTPD-MTP钝化钙钛矿薄膜的紫外-可见吸收光谱;(B)对照组与S-B-MTP样品的瞬态吸收光谱;(C)对照组与S-B-MTP样品钙钛矿薄膜Pb 4f态的深度依赖XPS谱;(D,ES-B-MTPD-MTP样品的开尔文探针力显微镜图像及线扫描分析(扫描宽度2 μm);(FS-B-MTPD-MTP样品的表面电势分布。

图片

5MTP处理PeLEDs的性能与稳定性:(A)对照组、S-B-MTPD-MTP处理空穴器件(HODs)的SCLC J-V曲线;(B)相同处理条件下电子器件(EODs)的SCLC J-V曲线;(C)各处理在固定偏压下提取的空穴/电子电流密度;(DD-MTP器件的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深度剖面;(EJ-V-L曲线;(FCE-L-EQE曲线;(G)电流控制电路下PeLEDs的工作稳定性(亮度随时间衰减曲线)。

器件制备

MTP薄膜制备

通过使用4-MPy处理NiOx表面、2-MPy处理钙钛矿表面,选择性制备目标界面钝化膜。将20 mg 4-MPy2-MPy溶解于1 ml异丙醇配制钝化剂前驱体溶液,室温搅拌1小时后经0.22 μm聚四氟乙烯滤膜过滤以确保沉积均匀性。前驱体浓度主要决定MTP薄膜厚度,但仅表面吸附分子对钝化功能起关键作用,前驱体浓度或膜厚变化对实验结果无显著影响。

制备聚二甲基硅氧烷溶液(基体与固化剂重量比10:1),浇注于硅片后75°C固化2小时,剥离获得聚二甲基硅氧烷基底。将聚二甲基硅氧烷基底进行100 W等离子处理30秒以改善表面特性,过滤后的前驱体溶液以1500 rpm旋涂于处理后的聚二甲基硅氧烷表面30秒,70°C退火3分钟,获得适用于后续NiOx与钙钛矿层转移的优化MTP薄膜。

NiOx前驱体溶液

63 mg四水合乙酸镍与15 μl乙醇胺溶于2.5 ml乙醇,60°C搅拌4小时后静置过夜,使用前经0.45 μm聚四氟乙烯滤膜过滤以确保洁净沉积。

钙钛矿前驱体溶液

采用分步法制备CsPbBr₃钙钛矿前驱体:将2.13 g CsBr3.65 g PbBr₂分别溶于5 ml去离子水与15 ml氢溴酸,各自室温搅拌2小时确保完全溶解。将CsBr溶液逐滴加入PbBr₂溶液生成亮橙色沉淀,继续搅拌2小时完成反应。通过真空过滤收集沉淀,用乙醇多次洗涤去除残留杂质,60°C真空干燥15小时。将0.522 g干燥CsPbBr₃粉末溶于2 ml二甲基亚砜,室温搅拌过夜,使用前经0.45 μm聚四氟乙烯滤膜过滤获得均质钙钛矿前驱体溶液。

器件制备

图案化氧化铟锡玻璃基底依次经去离子水、乙醇、丙酮、异丙醇各超声清洗15分钟,清洗后基底进行20分钟紫外臭氧处理以改善表面特性。

NiOx前驱体溶液以5000 rpm旋涂40秒,390°C退火50分钟,退火后基底立即转移至充氮手套箱进行后续工艺。

200 μl CsPbBr₃钙钛矿前驱体溶液滴加于NiOx基底并均匀铺展,以1000 rpm旋涂10秒后转为3000 rpm旋涂100秒,在旋涂第60秒滴加500 μl甲苯/异丙醇混合溶液(体积比8:2),所得钙钛矿薄膜150°C退火30分钟。随后通过高真空热蒸发依次沉积50 nm TPBi0.5 Å/s)、1 nm LiF0.1 Å/s)与60 nm铝(2 Å/s)。

MTP工艺

将热台预热至70°C,制备好的MTP薄膜与NiOx表面对准后施加0.5 MPa垂直压力于70°C保持20分钟。对于CsPbBr₃钙钛矿层,对应MTP薄膜在0.3 MPa70°C下压合20分钟。整个过程中严格避免薄膜间摩擦以防损伤,压合后垂直方向小心移除MTP基底完成钝化工艺。该处理诱导结构改性从而实现有效缺陷钝化,同时保持钙钛矿薄膜晶体质量。

溶液法MPy钝化

将不同浓度的4-MPy异丙醇溶液以3000 rpm旋涂于NiOx60秒,70°C烘烤20分钟;随后以相同条件旋涂2-MPy溶液于钙钛矿层并退火。后续TPBiLiF与铝蒸发沉积及器件表征步骤均与摩擦转印法器件完全相同。